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灣生回家




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被稱為「灣生」,他們多半在戰時或戰後被迫離開,「回到」日本,台灣自此只能是心中永恆的「故鄉」。他們的故事長久淹沒,直到身為灣生後裔的作者,為完成長輩遺願來到花蓮,一段又一段「灣生」傳奇才得到機會與台灣讀者相見。這本書補上了台灣史闕落的一頁,也拓展了「台灣人」的定義。

撰文: 湯舒雯

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




黑白照片裡的時代,不一定都如教科書裡暗示的那樣黑暗蒼白。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的台灣高校

學生生活,那出人意料的多元面貌與活潑氛圍,青春無敵,近乎前衛。在大量珍貴照片輔以史料或口述中,當時台灣青年的時髦與調皮

躍然紙上,是理解日治時代的一個有趣視角與重要補充。

撰文: 湯舒雯

躊躇之歌




在文學與政治之間惶惑擺盪,或許是百年以來台灣知識份子的宿命。散文藝術成就極高的陳列,此度筆觸仍是一貫的舒緩節制,卻一舉

打破詩意的屏障,娓娓道來白色恐怖時代的親身遭獄經過、及日後數度從政的所見所聞;其中輾轉反側的自剖與心跡,是三十年前的見

證,同時浸潤著三十年來的回憶。而「躊躇」之意,原有徘徊不進,有遲疑不決,還有從容自得;陳列的躊躇之歌為我們示範了台

灣政治散文可能的藝術高度。

撰文: 湯舒雯

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




由於語言、文化、資本的隔閡,外籍配偶時常變成沉默而被消音的家庭配件。這些由她們親述的故事之所以令人動容、憤恨或不忍,或許就在其中,我們看見了平素被隱藏起來的歧視、偏見和差距。仔細傾聽她們說話只是開始。

撰文: 黃崇凱

導演巴萊




電影賽德克巴萊讓觀者重新認識「霧社事件」,本書不僅記錄一個導演日常工作實務,讓有心從事電影的門外漢一窺光影背後的點滴;更

是一個夢想實踐者的心得實錄,在看不到光的頹然時刻,究竟要如何堅持下去?在台灣現代人物誌上,是一位值得認識的導演。

撰文: 劉姝言

樂生頂坡角145號的人們




新莊的樂生療養院,有一群與世無爭的阿公阿嬤們,年輕時候,因為聞之色變的痲瘋病,他們被迫與家人隔離,拘禁在這裡。如今痲瘋

病早已絕跡,昔日的牢房,變成他們熟悉的家園,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他們安度餘生的依傍。沒想到,捷運開來了,選中了樂生

療養院當機場,阿公阿嬤們又再度失去家園。我們需要了解頂坡角145號人們的故事,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真實存在。

撰文: 房慧真

閣樓裡的佛




我們越來越常在台灣遇見「移動」的人。小說敘述的是百來年前一群日本相片新娘遠渡美國的故事。相片新娘們的生活細節,包括美國的日本家庭在二戰期間被強遷至日人收容營的經歷,都被作者巧手縫織重現。

撰文: 黃崇凱

福爾摩沙三族記




「我希望,未來這個島上的人會記得荷蘭人的功勞…我不願意看到荷蘭人全面撤退之後,三十八年的努力完全沒有東西留下。」瑪麗婭

說著。
作者陳耀昌醫師,為台灣骨髓移植先驅。陳醫師閱讀大量臺灣史籍、參考國外文獻,寫下這本「歷史小說」,杜撰瑪麗婭這個角色外其

餘皆參照史料。他希望讓大家了解三百多年前,三種人類民族:西拉雅族、荷蘭人、漢人,在同一塊土地上為了生存而奮鬥。

撰文: 何興中

漫步巴勒斯坦:消逝中的風景




拉加‧薛哈德(Raja Shehadeh)是律師,他的專長是幫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打土地官司,要為世居於此的人們討回公道。以色列、巴勒斯

坦的歷史問題糾結已久,拉加‧薛哈德用「漫步」的方式,帶讀者慢慢思索,他一步一步以腳踏查先祖生活過的土地,他也以這樣夾縫

中的漫遊,見證以色列鯨吞、強佔土地的歷史。

撰文: 房慧真

溫柔的復仇:奧比‧薩克思的創痛與重生札記




南非前大法官奧比・薩克思(Albie Sachs),不只是諸多憲法典範、人道判例的締造者,其「人格者」的特質,讓他在暗殺炸彈所造成的

殘廢創痛之後,仍能持著溫柔寬諒的胸懷重生。近年他與台灣法界的互動密切,在成為唐獎法治獎第一屆得主之後,他重回爆炸現場的

回憶錄中文版也隨之面世。想要認識這樣一位筆下、及其自身都是活教材的當代重要人物,以及思考他可以帶給台灣的啟示,這本書是

最好的選擇。

撰文: 湯舒雯

暗影




時代拉到稍遠的未來,職棒簽賭的疑雲仍然盤踞在所有球迷的內心。小說發明偵測球員打假球的程式,藉此挖掘更深更遠的社會成因,而非僅僅歸咎於少數個體。讀到最後,我們可能會發現:「愛棒球」和「恨棒球」原來是同一件事。

撰文: 黃崇凱

童女之舞




台灣有一個少年叫葉永誌,從小因為陰性氣質被嚴重霸凌,讀國中時他在上課時去上廁所,後來被發現倒在血泊中,送醫不治死亡。性

別平等教育,始終在台灣的校園裡很缺乏,那麼就讓我們從葉永誌的故事,從曹麗娟的童女之舞開始,透過閱讀,躲在櫃子裡的你/妳

一點都不孤獨。

撰文: 房慧真

無彩青春




本書將刑事案件從偵查到判決,所能產生的謬誤一一揭露,引發讀者對國家機器的懷疑與思索。其次,證據拼湊出的真實,讓人思考法

律的侷限:受害人正義該如何回復?對於冤案的受害人,正義又是什麼?最後,認識真實案件之餘,我們怎麼思考死刑存廢?

撰文: 劉姝言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與台灣白色恐怖時代之長遠相比,或許關於台灣白色恐怖的出版品註定永遠不足。然而無法送達的遺書在各種層面上,都足以代表一種後人的願意與努力。直到2011年,經家屬奔走力爭與各方聲援,政府才勉為其難返還的政治受難者遺物與家書,其「遲到」的悲哀同時是屬於歷史的、也是屬於當代。這樣一個具有反身性的切入點,以及六位作者基於史實重建、具高度反思性的文學敘事,已擺開過往意識形態上造神的需要、或為死者諱的束縛,真正幫助我們認識了這些值得記憶的名字,在血淋淋的歷史裡,曾經活生生的故事。

撰文: 湯舒雯

尋找台灣特有種旅行




「這一生如果有機會,我要做一些一輩子都會懷念的事。」令作者邱一新最懷念的事:撿熊糞。
邱一新從清末和日治台灣自然史中尋找旅行路線,但他用不同的視野重新走訪當年如鹿野忠雄、森丑之助、馬偕和楊南郡等人當年踏查

台灣的旅跡;閱讀古籍、觀察自然、記錄人物……誠如書腰上所言「有力量有視野的旅行」。

撰文: 何興中

野心時代




美國記者歐逸文細筆寫出當今中國個人與威權國家碰撞的精采故事。面對中國,任何角度的觀察必然有所漏失,卻也得避免迷失在莫衷一是的魔幻現實,拿捏觀測距離的遠近。我們不可能以一本書了解中國,但可以從這本出發。

撰文: 黃崇凱

這不是太陽花學運:318運動全記錄




2014年的台灣學運是劃時代的一役。不到一年的時間,相關出版品便汗牛充棟。在剛好事隔一年時出版的這不是太陽花學運,終發

現要讓「全記錄」成為可能,或者唯有遂行對其全稱的否定(「這不是」)。形式上,對於時間和空間的考證,無疑嶄露了本書重建運

動全景的野心,也讓揭露當時不堪細究的藏汙納垢、衝突矛盾無可避免。本書最珍貴之處,正在這種同時面向了當時以及當下的「雙向

重建」,也是目前有效理解這一場影響深遠的學運最好的選擇。

撰文: 湯舒雯

高處眼亮:林懷民舞蹈歲月告白




雲門,陪著這一代臺灣人走過遽變年代:當《薪傳》在舞台上吟唱陳達的「思想起」、《家族合唱》用方言念出受難者的姓名,我們在

淚中想起臺灣成長是如此顛頗。
林懷民老師說這本書是他三十多年來的學習札記,記錄在不同時期的執迷、探索和啟蒙。側寫舞蹈名家、暢談雲門舞作、林懷民老師深

刻反省的書。

撰文: 何興中

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以及奶奶的十一道菜




作者瞿筱葳寫到「我想去走一趟奶奶七十年前逃難走過的路...,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我想像點一根火柴可以見到逝去的奶奶...」獲

得雲門流浪者計畫補助,瞿筱葳走訪越南、雲南、四川,然後沿長江而下,除了追尋祖母的逃亡路線,這趟旅行也在重溫祖母做菜的味

道,並將親情思念、家族歷史、人情冷暖呈現在菜餚裡。

撰文: 何興中

烈佬傳




小說家簡筆寫香港小人物烈佬的生平。烈佬吸毒、混幫派混不出名堂,一生在底層打滾,進出監獄,不識字又無一技之長,而光陰就這麼走過了。雖然多以粵語鋪陳,讀來卻毫不突兀,只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烈佬留在心裡。

撰文: 黃崇凱

泰利的街角




前陣子,美國巴爾的摩的一個黑人青年葛瑞被警察不當逮捕後,重傷死亡。葛瑞出生於貧民區,他的母親是文盲,他們租住的房子,因

為牆上油漆含鉛太重,導致兒童中毒,因此葛瑞的成長遲緩,二十五歲的他閱讀程度不如十歲的兒童。歐巴馬已經當了總統,但在美國

,底層黑人的困境仍在。泰利的街角能讓你了解,不能翻身的膚色與階級,是怎麼一回事。

撰文: 房慧真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




你去旅行時,喜歡打卡、自拍嗎?回來翻看照片,你是否覺得自己是唯一的主角,背後的景物反而都變成匆匆掠過的配角呢?這本書讓你知道,旅行其實一點都不輕鬆,甚至很沉重。在觀光客凝視下的風景,都是被篩選過的樣板戲。什麼是看見?什麼樣算真正的看見,或許先藉由看向他方,我們問自己這個問題。

撰文: 房慧真

**家庭不能說的秘密




侷限在異性婚戀中的情欲與性,建構了單一的性道德;家庭成為可能壓迫其他情慾的來源,個人在這親密又衝突的結構下匍匐前進。本

書介紹了同志自我認同的追尋 、買春客如何看待性交易?性工作者及其家人,如何承擔這個受壓迫的污名?

撰文: 劉姝言

思索斷頭台




支持廢死的,當然不能錯過這本反對死刑的經典之作,尤其是卡繆從西方神學背景來解剖死刑,更值得我們進一步思索在缺乏類似背景

的文化中,死刑究竟有何意涵;而支持死刑的,也不能不讀卡繆從第一頁就引擎全開地把死刑推到極致的精彩演繹,從而理解素樸正義

的迷思。

撰文: 劉姝言

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記事




在台灣有許多優秀的馬華作家,他們像李永平一樣,從馬來西亞來台灣讀大學後,留在這裡工作、生活,也創作小說。他們揉和兩地的

經驗,形成獨具一格的書寫,馬華文學在台灣落地生根,秀異瑰麗。我們不只要了解台灣,也需要了解同在一塊土地上,許多來自他方

的聲音。

撰文: 房慧真

玫瑰玫瑰我愛你




那是還在打越戰的年代,花蓮小鎮的妓女戶老闆們想透過來台度假的美國大兵撈美金。於是找人來訓練妓女英文會話,美姿美儀,小說中英日台多聲道並置,三八又熱鬧,人人沉浸在淘金美夢。如今再看,竟像一則國族寓言。

撰文: 黃崇凱

狗媽媽深夜習題:10個她們與牠們的故事




你家裡有養寵物嗎?去年上映的十二夜,你看了嗎?狗媽媽深夜習題講的是一群愛心媽媽,他們只能在半夜出來偷偷餵狗,為什麼要偷

偷,因為大家希望流浪狗消失,眼不見為淨,就像你在十二夜裡看到的。但流浪狗其實是人類不當棄養製造的問題,愛心媽媽承接下來

,補社會的破網,他們是最懂得護生的一群人,這本書去除汙名,讓你看到他們真實的處境。

撰文: 房慧真

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




六○年代初期,有許多叔叔阿姨們為了要分擔家計,到桃園的美商RCA(美國無線電公司)工廠工作,能進入外商公司,在當時人人稱羨。

沒想到RCA公司傾倒有毒廢水,污染地下水源,而工人們則喝下有毒地下水,很多人得了癌症。這些年代久遠的工殤事件,並未絕跡,你

手上的三星手機,也讓一群韓國女工紛紛罹癌。唯有了解真相,才能避免悲劇反覆發生。

撰文: 房慧真

兩個故宮的離合




日本記者野島剛並不討論故宮的收藏,而是聚焦在北京和台北兩個故宮背後的運作故事。在號稱收集中華文明之精華的所在,政治和藝術交光互影,作者拉出一條觀察兩岸關係變化的軸線,提供重新觀看故宮的方法。

撰文: 黃崇凱

決戰熱蘭遮




在十七世紀的臺灣,西方與東方發生第一次武力交鋒,結局是我們今日所熟知的國姓爺打跑了荷蘭人。美國歷史學者歐陽泰以全球史的眼光,細述雙方陣營交手經過,賦與鄭成功與荷蘭人之戰的新意義,同時讓人感到原來歷史故事可以如此好看。

撰文: 黃崇凱

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




南部某特教學校在短短幾年間,發生高達一百多起性侵害╱性騷擾案,加害人與被害者都是聽障生,如此駭人聽聞的狀況,外界始終毫無所悉。在社會運動遍地開花的今天,總有一群人還躲在黑暗的角落,無聲地吶喊。這些加害人與被害人,有些與你差不多年紀,但他們被隔絕開來,你很難看到他們的身影。現在,你準備好要了解他們的故事嗎?

撰文: 房慧真

我的賭徒阿爸




本書是楊索個人生命的探索,卻道盡那個時代為了生存而群聚在大台北邊緣人們的辛酸。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這本書有我寫出與寫

不出的,其中關乎成長,七○年代永和小鎮一個少女的成長紀實,關於她生活中的愛與死亡,以及一個腐爛的家庭,家中失魂的父母親

。」在粗礪直接的文字中,可看到作者成長之後對於過去生活與家族最凝重的深視。

撰文: 何興中

我的弟弟康雄




收入這本書的〈麵攤〉、〈將軍族〉,都可見陳映真對於底層小人物的深度刻畫,不流於知識分子刻板、廉價的同情,而能兼有人道關

懷與美學高度。推薦這本書的原因無他,只因在我的年少時期,陳映真的小說曾帶給我很大的震撼,現在讀陳映真的人少了,該是我們

重新閱讀的時刻。

撰文: 房慧真

努力工作:我的家族勞動紀事




「要好好過生活,不要一生就這樣過去了。」出自吳億偉對童年裡藍領父母勞動身影的散文記錄,同時召喚著我們對於六、七零年代台

灣集體勞動群像的記憶。作者取徑實地探問走訪,書中蒐羅陳列史料,讓這樣的家族故事脫離了抒情散文的單純面貌,多了細節與實物

的重量,而足以作為我們理解「前台灣經濟起飛時代」的一個側面或切片。

撰文: 湯舒雯

冷海情深




夏曼•藍波安曾經自豪地說:「我的文學就是海洋文學。」在台灣求學、工作,後又返回蘭嶼,他從生活再出發,潛水抓魚、種樹造舟

,重新找回身為達悟人的尊嚴。在本書中看到蘭嶼的四時變化、海潮起伏與達悟族人的生活緊密接合在一起;而透過一次又一次與大海

的親近,夏曼•藍波安用達悟族的角度與語法寫下了他對於大海的深情。

撰文: 何興中

血汗超商





如今台灣城鄉到處都是便利超商。我們在此消費、打工、加盟,有意無意間打造出的血汗枷鎖,卻緊緊綑綁了生活。作者揭開超商24小時供給的便利假面,讓我們在每次踏入之時,都不會忽略明亮店面背後的黑暗體系。

撰文: 黃崇凱

老師的謊言:美國高中課本不教的歷史




近來台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爭議沸沸湯湯,本書是他山之石,揭露美國歷史教科書中如何基於偏狹的愛國主義,傳遞扭曲的論點,

型塑虛假的集體記憶,定調片面的歷史。作者實地分析十八本美國高中採用的教科書,卻不僅止於指認錯誤,更全面性地檢討整套當代

歷史教育的生產線:出版社、編寫者、審查機制、教師、家長、學生……各環節的「共謀」關係,如何讓國家歷史教育的初衷成為白色

的謊言。而作者在書中指向的改善作法,或也能提供眼下的台灣參考。

撰文: 湯舒雯

老爸的笑聲




英國文學有吳爾芙,法國文學有波特萊爾,美國文學有海明威,我們總是熟知遙遠國度的文壇掌故,但有朝一日問起,菲律賓有什麼文

學?越南有什麼文學?只怕都要搖頭了。老爸的笑聲的作者卡洛斯.卜婁杉(Carlos Bulosan, 1911-1956),可以說是菲律賓的黃春明

,他透過幽默風趣的文筆,描寫菲律賓農村文化的豐富內涵。藉由這本書,可以好好了解我們的鄰居。

撰文: 房慧真

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從1895甲午割讓到1986民進黨成立,一代又一代台灣人前仆後繼、接力百年的政治奮鬥,終將民主與自由催成當代台灣社會的核心價值。透過三位學者同樣清晰明暢、又保留各自風格與側重的寫作,展開在讀者面前的台灣政治運動史,不是一頁一頁且戰且走的案情,而是越挫越勇、完整重建的歷史脈絡。耐心的讀者將認識一個比「經濟奇蹟」更長久長遠的「政治奇蹟」,如何在我們腳下的土地上持續發生。

撰文: 湯舒雯

地下鐵事件




1995年3月20日早上,在一向繁忙的東京地下鐵,被人放置沙林毒氣,造成大規模死傷。所有人都在問為什麼?村上春樹放下小說家身分,一一採訪當時的傷者以及罹難者家屬。他成為一個冷靜的聆聽者,平實的紀錄者,示範了悲劇最需要的是理解,而非消費。去年台北捷運的殺人事件,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也需要像這樣一本書。

撰文: 房慧真

回家




繼我們書寫菲律賓移工在台灣的處境,顧玉玲以回家追蹤越南移工返鄉後的人生故事與生活景況,為我們贖回一份本應共有的懸念。曾經來台的外籍移工,在我們苛刻的勞動環境條件下勉力生活,總寄望著歸途後的人生;然而「回家」之路,道阻且長。那些屬於他她們自身國家的光景、以及關於他她們「後來怎麼了」的貼身紀錄,是我們不該視而不見、或以為事不關己的議題。回家是對當代台灣族群融合美夢補上的失落一角/一腳,幫助了我們在自己的故鄉裡,照見他人家鄉的風景;也讓我們在別人的他鄉裡,看見了自己故鄉的陰影。

撰文: 湯舒雯

甲骨文:一次占卜現代中國的旅程




作者何偉以外國記者的身份遊歷出沒中國各地,以近乎人類學家的口吻述說一個個無名小卒奮力求生的故事,交織其中的則是中國開放改革之前學者陳夢家的故事。穿梭今昔,何偉試圖展現出當代中國社會的過去與現在,是一場現代馬可波羅之旅。

撰文: 劉姝言

台灣的臉孔:11位帶來愛、希望與勇氣的天使




劉一峰,法國人,玉里天主堂神父,年邁的他每天依舊開著小貨車,揮汗搬運著回收資源,只為了籌錢安置智障與身障的人們。一本書

收集11位來自世界各地外國人為台灣貢獻力量的故事,不把「愛台灣」放在嘴邊,而是用一生生命在台灣土地上生活、扎根,無怨無悔

地付出。

撰文: 何興中

史明口述史




在殖民體制、威權統治接踵而至下,台灣民族主義的成因與脈絡為何?台灣獨立運動的思想當時究竟如何可能?往往像伏流一般神秘曲

折。要回答這些問題,如果我們終究只能選一個台灣人來認識,那個人會是史明;而如果我們只能選一部書來認識史明,這部書就是

史明口述史。長達三冊的口述記錄整理,橫跨1918到2010近一世紀的經歷,史明口述史的企圖不只在紀錄一位台灣最強「歐李桑

」超越時代的一生,也在提供年輕世代接力、並深化具革命性的思想的途徑。

撰文: 湯舒雯

少年台灣史




本書從美麗島台灣的誕生開始談台灣史,從荷治、明鄭、清領、割台到解嚴,淺顯易懂搭配繪本式的地圖,佐以各種歷史百科小知識,

讓少年讀者在時空座標中認識台灣的前世與今生。書末附有參考書目,意猶未盡之餘,可以按圖索驥,找尋教科書中不說的台灣史。

撰文: 劉姝言

公東的教堂




臺灣科比意式清水模建築教堂:公東的教堂。背後故事是瑞士籍錫質平神父一生待在偏遠落後的台東,建設學校、教育孩子、留下許多

動人事蹟。晚年罹患攝護腺癌,返回瑞士治療,但仍堅持回到台東,死後葬在南興村。
作者范毅舜從攝影中看建築、從報導中深刻反省,讓我們看見瑞士白冷會神父們在這塊土地上的無私奉獻。

撰文: 何興中

女農討山誌:一個女子與土地的深情記事




翻開第一頁居然是一張拉頁素描:「雪劍山列—日日對望的山景」,可以想像作者每天工作時所面對的山景以及她的心情。徐仁修、王

鑫稱譽這本書可比擬梭羅的「湖濱散記」,內容記錄了作者將山林土地關懷付諸實踐,在梨山務農「討山」生活的種種,記錄自然,也

解決了問題。書裡還有各類插畫,例如動植物、各類工具和廁所,意趣盎然。

撰文: 何興中

十五顆小行星:探險、漂泊與自然的相遇




人與人的相遇是種偶然,而書促使人世間有更多的機緣。
拖泰布典,在楊南郡的《與子階行》中無法忘記的人物,而在《十五顆小行星》中寫到作者跟托泰晚年的書信與遺憾。紐西蘭人費爾、

台灣閩南語歌后江蕙、以及劉克襄老師,這三個人如何串在一起?又如何帶出另一本書《眠月之山》。一本書,讓你了解人與自然的緣份



撰文: 何興中

八重山的台灣人




八重山是包括距台灣最近的日本領土—與那國島—在內的島嶼群名稱。本書依時序勾勒出三個階段(日本時代、終戰到日台斷交、日台

斷交後)中,跨海移居到八重山的台灣移民的生命歷程。由於八重山是先進國的偏鄉,因此台灣移民在恆常的文化衝突、歧視與認同困

惑之外,還面臨農業技術與勞工素質方面的倒錯,讀來十分耐人尋味。

撰文: 劉姝言

人間異語




本書集結人生中可能面對的六大難題:工作、家庭、愛情、親情、貧富、性愛,是最真實的短篇故事集,每個人心中或有大小不一的缺口,見識到生命樣態的多元性,除了產生共鳴與撫慰,同時也能跳出狹隘的社會位置,有同情的理解聽聞更多異見。

撰文: 劉姝言

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




這是排灣族人莫那能的人生簡史,記述他在1970-1990年代親歷的時光。若歷史是複調音樂,人就是其中的音符。學著從不同的角度觀看,也是豐富體驗的練習。唯有深入理解他人的痛苦,我們才可能學會合適的對待。

撰文: 黃崇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