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領獎方式(領據下載)

領獎方式:

1.通訊方式領取:
請得獎者於7月18日至7月29日(以郵戳為憑),
至活動網站下載領據,填寫後將領據,身分證(或學生證)影本一起寄回。
核驗無誤後, 以掛號寄出。

4.至基金會領取:7月18日~7月29日
至活動網站下載領據,填寫後將領據,
(星期一~五 10:00~17:00) 至基金會辦公室親領,
須先來電預約時間。
基金會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5巷1號2樓,電話:02-23633703。

領據下載網址:
https://goo.gl/4J5lU1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更新)【閱讀台灣 探索自己】得獎名單

原獲得陳文成博士紀念獎的作品,
李佳宜<殖民母國之想入菲菲>
因已參加【全國高級中學讀書心得寫作】比賽,
依規則取消得獎資格。

經評審會議討論後,
選出 許哲瑋<那些提醒我們記得的時代碎片>獲得陳文成博士紀念獎。

其餘獎項(佳作,參加獎)名單不變。

陳文成博士紀念獎:1名,獎金新台幣3萬元,獎狀乙紙
許哲瑋<那些提醒我們記得的時代碎片>

優選:4名,獎金新台幣1萬元,獎狀乙紙
(依姓名排序,不分名次)
1周敦翔<死刑的思考>
2姜伯勳<台灣民主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3陳昱澄<囚海>
4劉子淇<迷霧中的光芒>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佳作: 劉子淇 / 迷霧中的光芒

迷霧中的光芒

《沉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閱讀心得


當納粹追殺共產主義者,我保持沉默——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當他們追殺社會民主主義者,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
當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站出來說話——我不是工會成員
當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要追殺我,再也沒有人為我說話了。
【馬丁‧尼莫拉--First they came...】
記憶裡最深刻的黑暗,從來不是沒有月光的夜晚,也不是拉上窗簾的房間,而是明明和所有人處在同一個空間,卻使我們聽不見對方聲音的霧。

我居住的城鎮從不起霧,卻時常颳起突如其來的狂風,那個嘈雜的中午也難逃命運般任由風放肆地喧囂。

颯颯、颯颯
飛沙走石瘋狂襲來,走在天台的我不得不停下腳步,抬手擋在眼前,才不至於被隨風而來的沙塵傷到。
颯颯、颯颯
不知道過了多久,風終於安靜下來,脫離手臂保護的雙眼卻只能看見一堵白色的牆。

起霧了。
霧中,站著一個女孩,約略十多歲但小我一些的年紀,她就這麼愣站在路中間,直盯眼前某處,我隨她的視線望去,那兒只有撒了一地的午餐。女孩呆愣著沒有下一步動作,顯然不知該如何是好,在繁忙的午餐時間、如此多人面前,這情形確時會讓這個年紀的女孩不知所措。
“總會有人去幫她吧!”我對自己說道。
為了讓自已沒有罪惡感,我刻意放慢速度,至少必須親眼看著她接受幫助並脫離困境,這熱鬧的天台人來人往,我想,總會有一個人罷,總會有的,總會……

然而──沒有人停下。

人群如潮水流動,但在我眼中呈現的流水竟是黑白的,唯一的彩色集中在那個無助的女孩身上。
再看看圍繞在天台的濃霧,我頓時醒悟了。原來我所見的,並非因自然因素而起的霧,而是由於人們的冷漠、麻木、怕麻煩的心態,建構成黏稠的沉默,一層又一層糊在名為現實的紙張上,使我什麼都看不清楚了。
恐懼占據我的心頭,徬徨的程度彷彿墜入無底深淵,無止盡地墜落到更深層的黑暗,就算最後一絲光線消失都無法停止。黑暗,深深烙印。

還記得半年前,曾佔據新聞版面一段時間的特教學校生對生性侵案嗎?相信大多數人對此事雖有印象,卻並不十分清楚。隱藏於這起被隱匿了數年之久,涉案學生高達164人的案件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臺灣南部某特教學校2009~2011兩年之間,三百多餘名學生中便發生高達一百多起「生對生」的性侵害╱性騷擾案,行為人與被害者都是聽障生,年齡從小二到高三不等,且「男對男」的案件比例高達六成。如此駭人聽聞的狀況,外界始終毫無所悉。
直到人本教育基金會召開記者會,並指陳該校在管理系統、師資條件及教育方式出現重大缺失,才讓社會大眾得知此事。只是教育部長出面道歉、監察院彈劾十多位失職公務員後,整起事件便如船過水無痕,像是什麼都不曾發生。
如今可能仍有孩子正在受害、或是加害......
【imet--聽見沉默在吶喊!】
該校除了大多數老師、生活輔導員不懂手語,無法與學生溝通外,最大的問題在於:老師根本無心教學,對學生的家庭、情緒、生理狀況私毫不關心。不僅僅是老師,上至行政人員,下至生輔員,這些人眼中從來沒有學生的存在,只要自己領得到薪水,一切都與他們無關。
這樣的心態不僅造成學生無法獲得正確的性知識,由於他們的求助一次又一次的被忽視,更使單純的孩子不願再信任大人,只能選擇沉默地站在迷霧中。

錯誤的最開始從來不是孩子,一切都是環境塑造的。

巴奈的《流浪記》中有這麼一段:「我以為我並不差,不會害怕,我就這樣自己照顧自己長大,我不想因為現實而把頭低下。」
可是,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能抬頭挺胸地面對擋在眼前的濃霧?

《國王的新衣》是許多人兒時的床邊故事,不願承認自己愚笨的國王穿著根本不存在的衣服走在街上,人們竟也跟著稱讚那看不見的新衣,直到天真的小男孩戳破了這個可笑的謊言,才結束一場鬧劇。故事中,最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從來不是國王沒穿衣服一事,而是所有人──從王公貴族到販夫走卒──心知肚明的沉默。
當國王經過他們面前,想必他們心中正恥笑著他的愚蠢、恥笑著身邊的人的愚蠢,但這何嘗不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呢?因為自己的沉默、盲從,即便知道事實仍沉默不語,默默藏在跟自己一樣的人群中,不願站出來冒著人們驚異的目光大聲說出:「別再欺騙自己了,他什麼都沒有穿!」
人類,是這樣一種膽小的生物。
當真相如國王般赤裸地顯現在人們面前時,太過真實反而使多數人不舒服到選擇遮住雙眼,原本錯誤的事在大多數人都看不見的情況下,似乎也變得正確了。

《沉默》的作者陳昭如說:「沉默,就等於是默許惡行的存在,而默許惡行,就是罪行。」我們必須為自己的罪付出代價。

那個瀰漫著霧的中午,我同那群無情之人一樣,無聲地走過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接下來的一整天,我完全沒辦法靜下心來聽講,即使拚了命地試圖遺忘,強烈到無法忽視的罪惡感,仍伴隨著異常清晰的,那個女孩的孤單身影,如潮水般淹沒我的頭頂、如藤蔓般緊緊束縛住我的身心,令我呼吸困難。
「膽小的人啊!這就是你罪惡的代價!」我彷彿聽到有人厲聲斥喝,大概是我所剩不多的良心在嘲笑我罷。

良心、正直、正義感,許許多多美好的元素在加入沉默的化學藥劑後,氧化為恐懼、罪惡感,以及必須背負一輩子的見死不救的罪名。這罪,與殺人何異?

著名韓國小說《熔爐》中有一段話令我不寒而慄:「如果長時間體驗過霧,就會看的見前面。」
我也曾長時間待在充滿霧的山上,縱使眼睛習慣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投射在視網膜上的依然只有白色,前方的道路是無論如何都看不清的。我想,之所以說「看得見前面」,不過是對這單調的色彩習以為常後,在腦中形成了「前面的路都是白色的」這種可怖的想法吧!
連一句「需要幫忙嗎?」都說不出來的我,是否已經習慣了這個被霧籠罩的世界,進而成為造霧的幫兇呢?然後,我將帶著洗不掉的前科,成為學校隱瞞霸凌事件老師,或是即使公司使用違法添加物仍知情不報地作業員,也可能當上政府官員,對賄賂行為遮一隻眼閉一隻眼。再不回頭,無論選擇哪條路,我都將成為一個只能唯唯諾諾過一生的大人。

我不想批評任何人的價值觀,因為各人自有不同的理念,但是我一點都不想成為那樣可悲的大人,我的理念即是順從自己的心,坦率而無所畏懼地為所有需要我的人吶喊、奔走。

《熔爐》中的角色徐幼真的話切實的刻印在我心裡:
「我從不想改變世界,只是為了不讓別人改變我而奮戰。」
無論是遠大的志向、雄厚的資金,抑或堅強的心理,任何一項改變世界所應具備的條件我都沒有,我也沒有傻到認為區區學生能對因久未變革而腐朽的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只是堅持著自己最初的理想──為無助的人盡一份心力,縱使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力量。

也許有人會質疑,我僅僅是名尚未成年的中學生,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如何協助弱勢者呢?
我想,關心社會事件、關懷身邊的弱勢成員,就是我們幫助他們的最好辦法。這方法或許像是老生常談,大家都清楚,但這行為雖然看似簡單,實際執行的人又有多少?人們從不是不知道該怎麼做,而是不曾實行;人們明知應該伸出援手,卻選擇保持沉默。我們的怠慢、冷漠,害更多弱勢者深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不要再將關心限制在想法,因為我們的關懷,正是迷霧中唯一的光芒。

在沉默的迷霧中,我提著名為關懷的燭火。我知道自己極有可能摔跤、受傷,但是我不怕,因為我知道,有人正等待著這道光。

佳作: 陳昱澄 / 囚海

囚海

《冷海情深》閱讀心得

一、
廢棄蚵架、保麗龍、垂釣客、淡灰色的天空。在我的記憶中,鹽水溪的出海口大多和它們脫不了干係,台江國家公園成立後,像是要在開發案將環境破壞殆盡以前爭睹這個島嶼尚且殘存的紅樹林生態最後一面,觀光船的行駛益發頻繁了,連我這個當地人都因為學校的戶外教學坐了幾遍。

觀光船是一連串經過設計的凝視,從四草出發,停靠探更寮,合力用吊罾拉起裡面通常空無一物的漁網,來體驗「漁民的生活」。接著,登上岸邊為了不打擾鳥類專門搭建的竹樓,從船家提供的望遠鏡裡觀看諸如白鷺鷥的「珍禽異獸」。整趟旅程的高潮在進入紅樹林瞬間開展,城市透過導遊的嘴巴在遊客面前展演,說著她尚未被現代性征服,還保有丁點自然的召喚。

唯有自己走上河面,才能察覺這樣的荒謬。有次西門國小舉辦了一梯泛舟活動,被朋友找去參加,兩人座的獨木舟在一段河道不得不停下來,長竹竿、保麗龍碎塊、酒瓶、浮腫的老鼠屍體、塑膠袋......眾多來自上游的廢棄物,儼然成了一個小型沙洲,以無庸置疑之姿聯手擋住我們的去路。幾年後讀了吳明益的《複眼人》才驚覺,原來那座從太平洋上巨大垃圾渦流中分裂而出、迎頭撞上台灣東海岸的「垃圾島」,其實早已悄悄的出現在我身邊。

二、
鄰居家的小孩提著一桶沙灘玩具站在門前,央求我帶他去附近玩。我伸出右手讓他牽著走,我原以為他要去的地方是西門國小,操場中央有個跳遠用的沙坑,但早就因為不知道什麼原因覆上草皮了。

「你想去那裡呢?」
「那邊有一個可以挖砂子的地方。」小孩手指校舍的方向。校門口的人行道正在施工,教室間的空地堆了些沙石,讓我想起小時候外公家旁邊的空地,這會是城市留給小孩最後的樂園嗎?

小孩用行動再次反駁了我自以為是的猜測,原來他的手其實指著更遠處的夕遊出張所,旁邊有個人工開闢的白沙灘公園,名字「鹽神」來自中間巨大的夙沙氏石雕,相傳為中國古代最早開始煮海為鹽的人,用以彰顯安平曾為重要的製鹽基地。這與地方脈絡斷裂的想像讓我有些困惑,上次在布袋洲南鹽場,他們供俸的可是土地公啊。

公園對假日想到海邊玩的家庭有著貼心的設計,沙灘、販賣部、洗腳池、沒有海浪,但為了保留海的意象,特別在旁規劃出一塊「嚴禁戲水」的水域,像是企圖假造出被馴服的孱弱大海,儘管在兩公里外,就是貨真價實的安平海岸線。

我不禁想起曾經聽過的一段話:「人類真是充滿妒恨的狹隘生物。由於人類只能在陸地上緩慢行走與生活,自古便羨慕天空與大海的生命,最後失去了生靈友伴的倫理,並透過囚禁他者來壯大自大的幻想。」於是乎因為這樣的妒恨,我們有了海生館,有備受喜愛的海豚秀,到最後,我們甚至驕傲到無以復加的圈養起一片海洋。

三、

長我廿來歲的表哥開我玩笑的說:「你在台灣接受漢人教育,漢人老師沒教你射魚的技巧與學問嗎?」
「當然沒有,漢人很怕海流,討厭海。」我笑著說。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

有天到圖書館聽安平區前區長演講,概覽式的提過安平的一些老故事,他改談起港口打通後,正式轉為半個接近離島存在的漁光。和其他美麗的海灘並無二致,夏天的漁光總難避免傳出年輕人被海浪吞噬的噩耗,奇怪的是,幾乎都是台灣人。他玩笑似的提出解釋:「因為好兄弟是道教的,外國人信基督教,抓交替時不通。」

用宗教上的地緣關係來思考這個問題很有趣,不算太嚴謹,卻讓我想起某次的《海浪的記憶》讀書會。以夏曼•藍波安的書寫為基底,我們從語言的使用說起,從信仰的變遷、傳統文化在外來政權強勢影響下的崩解,聊到起自己與海洋的關係。朋友去澳洲東岸旅行過一段時間,同樣作為臨海的地方,那裡有著豐富的海上活動,以及相對台灣低得多的意外發生率,是什麼造成這樣的差異呢?「因為他們懂海。」

台灣呢?這是個被海洋環繞的島嶼(「靠海」這詞在消波塊面前顯得有些尷尬),理應有著豐富而成熟的海洋文化。至少很多人是這麼誇誇而談的,說台灣是個海洋國家。舊課綱裡,還曾經將海洋文化列為七個中文課本選文應該盡量顧及的「當代議題」之一,儘管出版社對海洋文學作家的想像似乎永遠只有夏曼•藍波安和廖鴻基。又或者,想像的貧乏,某種程度上也反映著海洋書寫的貧乏。

先後移往這個島嶼的住民,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彼岸的巨大板塊。陸地生活思維是太難變動的習性,即便《鹽田兒女》中那樣高度仰賴海洋的漁村,都得花費大把時間耕耘陸上的鹽田,更何況遠離海濱的農村。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源自於佔據六成以上面積的高山林地,在經濟生產中扮演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年輕的移民,還沒來得及台灣島上發展出新生的海洋文化。我的意思是,如果「文化」這個詞彙,並非那麼中立的連為了啖食海鮮不惜破壞生態的病態熱愛都囊括進去,而是更一種更關乎永續的期待:體察海洋脈動的能力、憑依海洋的生活方式。

四、
父親很瞭解,他的孩子——達卡安資質並不差。凡是教他一件事,大抵都做得很好,令人滿意。想起達卡安的外祖父,在達卡安中年級以前,因疼愛而經常地帶他逃學,教她認識山裡的樹,海裡的魚,使得達卡安因而沒打好學校裡的基礎教育,落得每一學期都是班上倒數第一名。

「達卡安將來在競爭激烈的台灣社會裡,如何生存呢?」夏曼•達卡安每思及此,不由得鬱鬱寡歡了。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

我想《冷海情深》整本書中最讓人難過的地方,大概莫過於兩種意念的強烈拉扯吧,一方面因為年輕一輩對傳統文化的疏離感到不安,見到熱愛海洋的孩子,卻又憂心他是否能在資本主義的邏輯下過活。希望尋回文化根源的夏曼•藍波安,也因為來自家中關於生計的質疑掙扎不已。

台灣島上的我們,很幸運的不必面對同樣的衝突,但一如楊照在《複眼人》推薦序中所說:「依隨著山、海環境的毀滅,必然有連帶的,更複雜的毀滅,人與人感情狀態的毀滅。」環境不斷崩壞的現今,或許也是時候去思索,該用什麼樣的姿態來面對海洋。

從小被告知海邊很可怕,有很多暗流,盡量別靠近,因此對海感到陌生,甚至感到畏懼(而非敬畏),真正面對海洋的時候,就沒有人會懂得如何與海相處。只剩下課本上關於潮汐、海洋構造這些不經體驗,靠記誦或單向接受的「異化」知識。從教育做起的改變,會是相當重要的課題,畢竟都是有了瞭解以後,少了那些陌生與抽離,才會真正感到不忍,而有所珍惜的啊。

直到那一天,我們不再用大地囚禁海洋,用消波塊囚禁大地,終能擺脫為自己打造的牢籠,作為山與海的子民,獨立而自在地活著。

佳作: 許哲瑋 / 那些提醒我們記得的時代碎片

那些提醒我們記得的時代碎片

《無法送達的遺書》閱讀心得


出生在解嚴後的時代,我們這一輩對所謂的民主,是宛如空氣的存在,那樣正常,那樣隨意就可以擁有。記得以前,228對於我,除是歷史課本要背誦的文字外,還是一天不可多得的好好假日,可以好好賴床,在電視機前開懷大笑,晚上或許一邊吃晚餐一邊看電視新聞時,會出現總統或是哪個政治人物參加什麼追思活動。然後沒了,上床睡覺。如果發生在週休二日,那228對於我完全沒產生任何意義,因為根本放不到假。

如果說這只是我一人的現象,那我覺得可能是個人對於歷史的不重視與忽略。然而,這是個普遍現象,對於學生,那情況更是明顯。應有的反思,應有的重視,完完全全消失了。這不是一個從威權陰影走出民主之國家該有的現象。這顯示了台灣在威權記憶分歧所造成刻意忽略,以及台灣歷史教育對於民主價值和威權評價的模模糊糊與欲振乏力。撇開完全沒經歷那段歷史洪流的新生代,如果不是經歷血淋淋過程的受害者,連中生代與老一輩在黨國機器的影響與資訊過濾下,都不一定對此有強烈的記憶,別說強烈的記憶,或許只有一團記憶空白,剩下國家機器所造就的美麗形象。這是可怕的記憶分歧,是台灣無法做好「轉型正義」的最大絆腳石。民主雖然已經稍微穩固,但對這對威權壓迫的歷史若不認真教育群眾、下一代並釐清真相的話,那不會只有記憶分歧而已,民主可能提前跛腳,正義可能一再被犧牲,甚至可能會在重大危機出現時,我們重蹈歷史的錯誤。馬克思曾說: 「歷史會重覆,第一次出現是悲劇,第二次則是鬧劇。」歷史上威權的例子處處可見,近代國民黨統治台灣只是其中之一,但好不容易走到民主自由開放的台灣,若走向了回頭路,便是重回歷史的循環,可笑的鬧劇再次重演。

是時候該好好清理歷史,並大聲說出那些曾經不敢說出的故事與真相,讓身在台灣的所有人去了解那段被封印好幾十年的黑暗歷史。

必須承認,我們家庭有深藍的背景,對於那段歷史大多數家人是沒有任何深刻的記憶的。祖父祖母或許會記得228,但長時間的「白色恐怖」體制暴力,他們是沒有任何共鳴的,甚至會為之辯駁: 「如果當時沒這樣做,就不會有現在的台灣啦! 早就被中共佔領了!!!」國家暴力就這樣被他們正當化了。如此的家庭背景造就我段歷史認知的可怕扭曲,並且被洗腦的徹徹底底,而政治的色彩也格外鮮明,對於相反的意見與歷史真相,我會生氣並與之辯論,無法接收任何資訊。

是的,曾經存在那樣的我。直到我閱讀到那些書。

其實生長所造成的偏見,人人都有。不管是無法接受反對意見的我,還是那些無法正視威權政府下經濟成長的那群受害者,都在各自的偏見理生活,難以走出。或許偏見難以完全去除,但至少我們應該意識到自己擁有偏見,並慢慢的消磨尖銳的偏見,如此才能接受更多不同的意見,對歷史、世界、正義有更深刻的思索與反省。針對這段歷史,我是從《百年追求》三本叢書開始接觸並拍除被刻意塗抹其上的粉飾。而它確實震撼了我: 我心中創造十大建設創造經濟繁榮的蔣經國竟是一位情報頭子,《自由中國》那群知識份子的民主思想竟是那麼成熟… … ,它推翻原本我的歷史想像,原本根深蒂固的觀念與理所當然。雖然此書不是說非常深入,應屬入門書,但被欺騙的感覺不斷咬嚙著我,促使我向這段歷史挖掘出更多的真相。我接著看了許知遠的《抗爭者》,從中看到台灣那些為了民主行動、吶喊英雄式的人物,他們的心理與失落。諷刺的是,一位身在台灣長在台灣的孩子,竟靠著仍處在威權的中國作家,了解屬於自己土地的故事。我越挖越多,最後就閱讀到了《無法送達的遺書》。

在這本書之前,我所閱讀的書讓我感到的只是歷史欺騙的揭穿與還原,並得到歷史真實的畫面。畢竟我只是感受到歷史的不正確,那些事件、人物早已屬於過去,並不直接影響現在。我要做的就只有好好面對歷史的黑暗與真實就好,我身為台灣人的責任就盡了。然而,當手一頁頁翻著《無法送達的遺書》,我發現事實不是如此。那些過去造就的傷痛與遺憾,仍影響著許許多多被記憶所困、被情感缺憾所苦、被威權奪走未來甚至記憶的人們。我讀出他們掙扎的身影與想要再次站起的勇氣。

《無法送達的遺書》本身是一部以文學的形式,來講述那些在時代底下犧牲生命之人與其家屬的故事。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是一部只有大人物大事件的歷史,模糊了身處其下的百姓,忽略了大人物之外,那些被時代淹沒的真實人物,他們的真誠、掙扎與血肉。面對如此冰冷的歷史,只會讓人感到格外的遙遠,從而排斥、討厭,視之為無聊的過去,然後有人會登高一呼: 「我們不要沉溺過去,要迎向未來。」但沒有過去即沒有現在,更沒有未來。現代的所有現象都是由過去的種種堆累而成,現今所有的成功、失敗,繁榮、失落,滿足、遺憾都是從過去延伸至今的結果。要避免如此,除了增加歷史與生活的結合度外,另一種方式便是以故事的方式,講述小人物的人生,而他們的人生則反映了時代的鏡像。這本書便是以文學的溫度與柔性的力量,融化歷史的冰冷、簡短大眾與之的距離,用聽故事的輕鬆步步深入歷史的沉重。

裏頭每封遺書都是一齣歷史悲劇與家庭的缺憾。原本家人因政治壓迫而失去生命已經十分哀戚了,政府卻又以各種理由扣留本應當最後一面並作為最後情感傳達的遺書。一甲子過去,那些原本苦苦等待希望並失落於死亡通知書的配偶與父母,大多含著悔恨與怨懟凋亡,不然就是早已退化。徒留沒有什麼記憶的兒女,或是一些旁系、姻親,面對這些泛黃、塵封在國家檔案裡的遺書。有些遺書只有短短幾句祝福與叮嚀的話,有些則是好幾頁密密麻麻的思念、期盼與後悔。遺書只是遺書,但我們卻從遺書切入看到那些人的抱負與其家屬的煎熬。有些人挺直了身,並要其父母: 「該為時代犧牲的孩兒而驕傲。」(陳良),有些人我們則可想像他們是抓著髮、皺著眉寫下: 「爸爸媽媽養育兒長大,兒非但沒有報養育之恩,反留給爸爸媽媽悲傷,死前就是此點使兒流淚不已。」(江炳興),而家屬許多都活在警察不斷查戶口、工作四處碰壁的恐懼與威脅中,只有郭慶的女兒郭素貞因其母親嫁給警察而得以脫離此苦。最記得黃溫恭的兒子,黃大一,天資聰穎,是塊值得國家栽培的人才,卻因為他擁有政治犯第二代的身分而求學受阻,他妹妹甚至連出國的機會沒有,夢尚未啟動就已枯萎。還有黃溫恭的妻子,年老並得到阿茲海默症後,失去許多重要的記憶,甚至認不得親人,卻隨身帶著身分證,不然下場便是被警察抓走。那樣深的恐懼掩蓋了生活,那樣複雜的心情充滿在遺書中,從上面的一二例便可知。

書籍無法完整敘述受害者及其家屬的細緻心情,更無法完整交代事件的始末,那些細節早已被政府壟斷或扭曲,有些則隨著家人的逝去而斷了原本豐富的記憶資料。此書就是收集許多碎片,並企圖還原真實。很多已經遲了,晚了,無法再挽回。雖然還原真實不可能,但這些碎片的拼貼已經成為了另一種創造與記憶。這些作者嘗試記下幾乎被大眾遺忘的事情,那些我們應該記得卻集體失憶的歷史。透過這些看似在歷史中十分渺小的白色恐怖受難者,我們了解了背後的時代意義,與不可忘記的精神。學術報告再怎麼多,再怎麼詳細,如果無法深入人心,那便是歷史的枉然。此書文學的書寫有學術無可取代的力量,可以接近一般大眾並有效傳達。雖然不能避免作者因過度感性而失去基本的理性,或是因過度想像而失真,但重要的是我們記得了時代,我們拾起遺落已久的歷史,配戴在身,一生反省,永不忘記。


佳作: 姜伯勳 / 台灣民主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台灣民主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台灣的民主,一個長達百年的追求,已經結束了嗎?我想沒有,細數自日治時期台灣的民主運動,六三法的廢除運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也是在日治時期,台灣史上第一個合法政黨「臺灣民眾黨」成立,台灣正一步步的向民主前進,但卻因為受到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的抬頭影響,而逐漸受到打壓,最終失去身影。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在同盟國的安排之下,中華民國接收台灣,開始了對台灣的統治,當時的台灣人是多麼期待擁抱他啊!但是這個新的政府,很快的就讓大家失望憤怒,而這些憤怒經年累月的堆積,終於在「二二八事件」爆發,從單純的私菸查緝事件,演變成全台灣人民的起義。

為了使二二八事件能夠和平落幕,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因而成立,但卻演變成當時台灣政治鬥爭的戰場,這樣子的發展,也埋下了日後清鄉與屠殺的伏筆,更是為了接下來的威權統治提供有利的條件。

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便實施威權統制,此時於清鄉倖免於難的本土菁英,與外省菁英開始試圖在台灣推行民主化,期盼能夠催生一個「自由中國」,自由中國雜誌與中國民主黨便是此思想下的產物,雖遭到政府強力鎮壓,而導致失敗,卻也成為下一階段民主運動的養分。
緊接著,第三波的民主運動拉開序幕,依然以演說與文字作為媒介,向社會大眾倡議民主 ,引來的是政府更加強力的壓制,鄭南榕自焚,陳文成的懸案,以及美麗島事件。民主先進們以流血為代價,為的就是爭求民主。當時的人民並未因政府的鎮壓而退縮放棄。一次次的的打壓,只會使更多民眾同情支持,也因此民主運動的力量開始大於獨裁政府的,在這波浪潮衝擊之下,台灣結束了解嚴,擁抱民主自由。

但台灣追求民主並未於此畫下句點,腳步更沒有解嚴所停下。

即使已經解嚴,但當時政府的民主改革的腳步並沒有。1990年代,爆發的野百合學運,也因此,萬年國大、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都在此終結,第一次總統直選也在1996年舉行,2000年總統選舉進行了第一次政黨輪替,2008年第二次,人人都對台灣的民主讚嘆不已,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台灣的民主政治真的深根了嗎?王子與公主真的從此過的幸福美滿的日子嗎?

從2008年起,台灣的社會風起雲湧,08年的野草莓學運、13年的大埔事件與洪仲丘事件,台灣的公民能量是不斷的累積成長,直到了14年,因為國民黨籍的立委張慶忠只以30秒的時間便宣布尚未有過實質討論審查的兩岸服貿協議完成審查,並送院會備查,這一天是台灣民主的落難日,一個政府竟能無視民意,破壞程序正義,只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卻也是在這一天,有一群熱血的大學生不顧受到法律追訴,衝進了立法院,並開始了長達23天的占領行動,台灣民主有了重生的契機,所有一切只為了民主不遭受任何人的破壞,這次的收穫最大的收穫便是公民意識大規模覺醒,漸漸地有不少人開始關心民主這回事,甚至願意為了這份價值站出來走上街頭,勇敢捍衛自己應有的權利,卻也有一些聲音,指責當時野百合時期的前輩們過於輕率,才導致今天台灣民主政治被威權體制所反噬,我深深不以為然,民主豈是一個世代的事情?看看台灣的民主歷史發展,不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才有今天的台灣嗎?但台灣的民主現在正面臨一個艱困的挑戰,經過這些年,很顯然的台灣民主並沒有因1996年的總統直選而茁壯,更沒有因為兩次的政黨輪替而進一步鞏固,我們為什麼要追求民主?因為有了民主,人民才可以表示自己的意見,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選擇斥己要什麼樣的未來,而不是被決定,卻又毫無反抗之力。

台灣的民主很美,但它就宛如一個新生兒一般脆弱,需要這塊土地的人民一同悉心照料,才能成長茁壯,台灣的民主亦是台灣人最珍貴的資產,也是最令人引以為傲的。

我們生在台灣,長在台灣,為此我們都有守護民主的義務甚至是為其一戰,這些都是身為一個台灣公民應該要承擔的責任。我們一生都要為了民主努力奮鬥更尤其在民主轉型的關鍵時刻,即使狀況凶險,但須謹記「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雙城記)

佳作: 周敦翔 / 死刑的思考

死刑的思考

《思索斷頭台》讀書心得


2014年5月21日,鄭捷於台北捷運上隨機殺人,造成4人死亡,24人受傷,其兇殘冷酷震驚全台。隨著鄭捷遭到起訴,廢死與否再次成為熱門的議題。我思索,這樣一個殘暴的兇手,在他的身上幾乎見不到人性的蹤跡,接受死刑應該是唯一的結果。那為什麼這個社會仍有許多人支持廢死呢?

回到六十年前的法國,存在主義大師卡謬現身說法。許多人反對死刑是基於人道主義,但卡繆不是這樣想的,他的觀點可以說是以社會的功利為出發點,他要證明的是,死刑不僅無法杜絕犯罪,反倒對社會有負面的效果。

首先,卡謬認為私下處決罪犯無法達到嚇阻的效果,故死刑有公開執行之必要。但即使公開執行死刑,卡謬仍然認為其效不彰,因為殺人犯跟我們一樣都是平凡人,只是出於盛怒、或是一時鑽牛角尖,無法度過心中的關卡,才會著手殺人的,就像是兩面鏡子,一面光滑平整,晶瑩剔透;另一面扭曲變形,生滿了鐵紅的鏽斑,雖然在兩面鏡子中不會看到相同的像,但其實原物體是相同的。

不可否認,死刑是一種極端的刑罰,它會勾起我們心中最深沉的惶恐。但弔詭的是,人類的情緒卻有可能戰勝求生的基本慾望,培根說的有理:「世上沒有微弱的激情,它的強度必定足以面對、甚至克服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一個更加崇高的目標,像是對某人的愛、對自由的狂熱、或是憎恨、貪婪、嫉妒,足以讓我們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所以,卡謬認為公開執行死刑不只無法嚇阻犯罪,其血腥殘酷的過程可能引起觀刑人的負面想像,進一步觸發犯罪,總而言之,卡謬認為公開執行死刑不僅無法阻止犯罪,對社會還是有害的。

當死刑失去嚇阻的能力,那它真正的名字就是報復。卡謬說道:「這不是出於理性的原則,而是種特別暴力的情感。以牙還牙屬於自然而直覺的層次,而不是律法的層次。」律法應該是用來糾正人類衝動的情緒,並給予其相等的懲罰。若代表正義的律法都沾染上情緒,那這個社會如何能夠有秩序呢?

在這一點上,我卻認為判處死刑應該是課予罪犯等比例的處罰。康德曾說:「謀殺者必須死。在司法體制中沒有任何其他的刑罰方式能夠滿足正義的要求。無論活著如何痛苦,其價值遠超過死亡,二者無法相提並論。私人復仇無法平衡謀殺犯罪在正義上的虧欠,唯有透過司法體系處決罪犯,才能夠達到平衡。」應報理論的價值觀在這段話中很完整的體現。因為生命的不可挽回性,其價值肯定是無法實質化的,那想要彌補缺損的正義,只有處決罪犯,社會才能夠返回犯人犯罪前的正義狀態。死刑或許不具備完全嚇阻犯罪的功能,但並非卡謬眼中原始的、情緒化的行動。

再來,卡謬表示這個世界沒有絕對正義的完人,每個人都會有偏離正義的時刻,他說道:「正因為人性並非全善,所以我們之中沒人可以充當絕對的審判者,去宣布要徹底殲滅那些最惡劣的罪犯,原因就是我們裡面沒有人可以聲稱自己絕對無罪。」整個司法制度,從陪審團、法官一直到法庭、律法,沒有一項是絕對完美的,而我們卻要利用確實存在的缺陷,來裁決生和死這樣無可挽回的事情,豈不荒謬?

關於法庭和審判的荒謬性,卡謬在自己的小說《異鄉人》中有深刻的詮釋。故事的主人翁莫梭在灼熱的海灘上槍殺了一個阿拉伯人。但由於出事前,他的母親在養老院去世,莫梭在其母埋葬的翌日,即前往海濱,和女友瑪莉發生關係,又看了一部喜劇電影。法院即根據他在亡母靈前的冷漠行徑和後來放蕩不拘的行為,判斷他本性惡劣,由此宣判他的死刑。有一段敘述特別讓人深刻:『我(即莫梭)的律師忍無可忍,兩臂高舉,以致長袍袖子滑下,露出漿過襯衫的摺痕,他嚷道:「究竟,他(莫梭)是被控埋葬母親,還是殺死了一個人?」』這樣的吶喊是對著昏昧不明的法官和審判制度的,也抒發讀者一直存在心中的疑惑。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卻一針見血的道出整件事情的怪誕與不可理解。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貝卡利亞沿襲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認為社會成員為了保衛社會契約,因此將懲罰權讓渡給社會。他在《論犯罪與刑罰》中提到:「君權和法律,它們僅僅是一份份少量私人自由的總和,它們代表的是作為個人利益結合體的普遍意志。然而,有誰願意把對自己的生死予奪大權奉予別人操使呢?每個人對自己做出最小犧牲時,怎麼會把冠於一切財富之首的生命也搭進去呢?」他主張社會成員在進入社會時,會將部分的自由交給共同的委託者,以尋求保護,在現代國家中,政府透過立法來保護社會成員。既然人民交出自己的權利,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全,那他們肯定不會把將自己處死的權力也交給政府,否則的話這只不過是矛盾的行為。所以政府的權力是有限的,因為人民不會將自己的生命交付給社會。

但這兩種講法卻沒辦法說服我,關於卡謬的想法,倘若因為我們是有罪的,且我們的司法是有缺陷的,所以我們不能剝奪犯人的生命,那麼用同樣的想法推論,這套司法是不完整的,所以不能代表絕對的正義,那竊盜、搶劫等罪行觸犯法律,便不是不正義的事情,我們如何能夠懲處不是非正義的事情呢?可是這樣社會勢必會失去原有的秩序,律法也失去意義,故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在裁罰犯人時,我們必須假設這套司法是絕對正義的,即便它本身具有缺陷。這樣我們才能依循法律,來判斷何為正義、何為非正義,如此懲罰罪犯才有正當性。既然司法能夠代表絕對的正義,那卡謬認為司法不能判處的死刑的論點就仍需質疑。
卡貝利亞的推論似乎也有不完備的地方,沒有人會自願的受到懲罰,唯有在公民具有可罰的行為時,社會才會處罰公民,這樣才能達到社會契約的目的─保護契約成員。若結約者可以任意決定自己是否受罰,會導致社會契約本身的無秩序,反倒是違反了社會契約最原始的涵義。

卡謬在書中的思考詳細縝密,想法全面,但或許是那自信的口吻,讓我不願意輕易被說服。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討論犯人犯罪之後,死刑是否為合乎罪與罰的比例的刑罰,但這樣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若想要更深一步的思考,應當問的是:造成犯罪的原因為何?藉由常理我們可以推斷,如果一個人可以透過合法的手段,得到他所有想要得到的事物,像是財富、名聲、情感的陪伴,那麼這個人肯定會透過合法的方式取得,因為他要避免自己觸犯法律而受到制裁;相反的,如果這些東西沒辦法以合法的方法取得,卻又恰好是這個人所必須的,那他勢必會不顧一切手段來獲取。如此說來,是甚麼原因造成兩種情況的差異呢?是這個社會本身。因為社會階級、貧富差距、家庭環境的不同,導致有人能夠享受榮華富貴,有人卻必須苟且偷生。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推論,一個人之所以犯罪,並不只是因為個人的因素,家庭背景、生長的環境等社會因素都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促使罪犯做出無法挽回的抉擇是這個社會,因為人不會無端下定殺人的決心。如此說來,犯罪的是社會,代表正義的也是社會,但是社會不會懲罰自己,只會懲罰單一的個體,而個體是無法在一己的意識下犯罪的。

人真的擁有自由意志嗎?亦或只是社會的傀儡?

我們都清楚誤判的不幸,讓一個無辜的人承受極刑,是天地不容的罪過,這時候的我們希望:寧可錯放一百人,也不要冤枉一人;但我們也記得,殺人兇手的冷血殘酷和受害人家屬的哀求和憤怒,那時候我們義憤填膺,恨不得這種人受到死亡的制裁。因此我們在兩種立場之間搖擺,不願意自己輕易的下判斷;更因為我們都只是凡人,會衝動,也會怯懦。承擔一個人的生死,是種嚴酷的重量。但也許是這份猶豫,促使我們去懷疑,促使我們去思辨正義與邪惡,那麼這種遲疑,便不是膽怯,而是讓社會邁向理想境界的一股強大的力量。

陳文成博士紀念獎: 李佳宜 / 殖民母國之想入菲菲

殖民母國之想入菲菲

《老爸的笑聲》閱讀心得


提到菲律賓這個國家時,你腦海中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菲傭」、「海盜」還是「野蠻」?很難想像,菲律賓這個和我們一樣是個海島型的國家,在地理上離我們這麼得近,心裡上我們卻離它如此遙遠,對於他們的生長環境不甚了解,甚至感到十分陌生。卡洛斯.卜婁杉,一位出生於菲律賓呂宋島的底層農民,不到二十歲便到美國討生活,就這樣一邊創作一邊工作,以半自傳性的方式把家鄉的故事記錄在《老爸的笑聲》一書中,也成為台灣翻譯的第一本菲律賓文學。書中以一個隨心所欲、恣意妄為的老爸作為核心人物,和作者一家在輕鬆有趣的農村生活中,發生一系列笑鬧喜趣、荒誕不經的故事;同時也暗蘊著對帝國殖民的批判與反抗──在嬉笑怒罵間,相比這些小老百姓乖張突梯的行為,更突顯制度的荒謬運作,遂引起許多菲律賓人的迴響。卜婁杉才知道,原來他的故事,也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菲律賓農民共同的樣貌。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這是第一次,菲律賓人以『人』的身分被書寫下來。」我們也才得以透過文學的力量,脫離原來盲目的框架,回到「人」的角度來重新認識和理解菲律賓。

菲律賓經歷了從西班牙的手上被換到美國的爪牙中這一過程,期間發生的混亂不難想象,字裡行間都與殖民時期的台灣有驚人的相似處境。一樣有賄賂方式荒謬的選舉:老爸帶著大布袋到各個選舉候選人家中裝滿食物,填飽肚子,簽名之後還可以抵消前科,把選舉看做打秋風、拿好處的良機。這些吃不飽穿不暖,沒有餘裕的基層農民,連自己的人生都無法規劃好,面對這樣糟糕的制度,只能得過且過,先顧好自己的蠅頭小利,不把希望放在制度的改編上;也一樣有嚴重剝削的資本主義:喜歡偷偷把家裡貴重物品賣掉的兒子成為菸草公司的採購代表,在收購菸草時偷斤減兩,當老爸的也有自己的一套反制之道——在菸草裡加鐵塊!還把方法告訴其他村民,但是當兒子丟了工作之後,把賺來的錢拿去買菸草田送給兒子的舉動,又帶給人一種親子間的溫馨。然而,這些壓榨、剝削,與日據時期的台灣蔗農相比,卻又感覺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因為「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政策,野心勃勃的日本要讓台灣營造成一個「糖業帝國」,所以對於製糖的經營不遺餘力,訂定各種辦法,蔗農被層層設限,過磅時往往偷斤減兩,蔗價更是一貶再貶,「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三個保正八十斤」等這些諺語就是當時蔗農任由製糖會社剝削的真實寫照,「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也因而對此深感不滿,著有〈一桿「稱仔」〉等諷刺日本殖民統治的代表作。當我們讀到這些相似的情景時,可以從中想到自己所處的環境,這就正是從人的角度、文學的思考帶來的相互參照。

曾有人把此書形容成「嘉年華風格」的寫作形式——嘉年華狂歡慶祝的活動期間,種種日常生活的規範、道德行為的制約,終於找到可以跳脫束縛的窗口——流淌在小說中的每個角落,那些看似荒誕不羈的行徑背後,透露出小人物對社會常規秩序的違逆,對政治威權的顛覆,最終匯聚成對帝國殖民體制的批判。

書中一開始說到的有錢鄰居,他的僕人在煮美食時候的香味會隨風飄進作者家裡,他們單單只是吸進這些香氣就感到非常滿足,反觀有錢鄰居家的小孩,身體卻日漸消瘦,臉色蒼白。有錢鄰居指控他們一家人「竊取食物的香氣」,面對這場毫無根據的官司,老爸從容不迫地搖晃著一個裝滿硬幣的帽子,讓硬幣相互撞擊發出清脆的響聲,把「錢幣叮噹的靈氣」作為有錢鄰居的補償,好一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個遊手好閒,嗜賭貪杯的老爸,十分津津樂道於兒子的賭博天分,更誇張的是小學校長竟躍躍欲試要跟這賭博神童學賭贏錢,忙不迭地從保險箱掏出公款;還有位警察局長看上老爸要買的漂亮白馬,竟荒唐地拿秘書職務作為跟老爸交易的條件,遊說老爸這職位是個可以讓他跟官員借錢,欺詐鄉下人從中撈錢的肥缺……作者以這一連串的故事,棉裏藏針地嘲諷了這種上樑不正下樑歪的風氣。

書中還揭露出在美國帝國殖民體制下,這些長期受到官僚壓榨欺負的苦難人民也一窩蜂地投入這樣的金錢遊戲中,把追逐金錢視為生命的目標之一,這就是他們熱衷於賭博的原因,人們妄想著有朝一日靠著賭博過上富裕生活,現今依然盛行於菲律賓的鬥雞活動可以追溯至此。更不用說這個財迷心竅的老爸,一心渴望著如何致富,看到瑟吉歐叔叔靠賭博贏了不少錢,也偷偷養了一隻白羽公雞卡納威暗中訓練,要跟瑟吉歐叔叔的冠軍鬥雞塔力殺燄一決高下,好贏取下注賭金。卜婁杉把鬥雞場中兩隻鬥雞做生死搏鬥的過程,描述出如此劍拔弩張的氣氛:

牠們在舞台中央踏著舞步。塔力殺燄再次躍起,腳後跟的銳利尖刺粗野刺穿空氣而來。我們家的雞在千鈞一髮之際及時蹲下,不仔細看,還以為牠的身體已遭刺穿,釘上了地板。塔力殺燄在一尺遠處落地,我們家的鬥雞立刻轉身追擊,連續兩次朝對方殺去。四周群眾的呼聲震天,此時此刻唯一的真實,彷彿只有終將降臨,無法避免的死亡體驗。突然,吶喊聲先是懸於半空,而後如水壩潰堤時湧入群山的紊亂浪堆墜落地面,聲音嘎然而止,死寂後化為一陣耳語。

【卜婁杉——老爸的笑聲】

這是場沒有求和選項的生死博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鬥雞必須奮力攻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戰場上的生命精力以最精華、暴力的方式展現,場外觀眾全神貫注,觀看著生命在垂死邊緣時,該如何負隅頑抗,死神的氣息凌駕於整個空間之上。最終死神做出審判,生者得以延續;敗者縱然生命消逝,依然保有曾經勝者的驕傲:

卡納威駐足等候。無頭的塔力殺燄向前衝刺,跑了幾步便跌倒在地。牠再度站起身子,不知不覺跑到舞台中央。牠站得直挺挺,以為還能再戰,那君王般的威儀震懾全場。眾人不再出聲,那是一陣令人傷痛的寂靜。不久,牠向前蹣跚而行,倒在場上,就此死去。

【卜婁杉——老爸的笑聲】

儘管這場猛禽間以生命為賭注的搏鬥,是敗在敵手吞下了主人偷偷餵食的鴉片,但這種僥倖求勝的貪嗔之心並沒有阻礙兩隻鬥雞嚴肅、神聖的殊死搏鬥,為生命的榮耀而奮戰。卜婁杉通過這幾段描述,為菲律賓生活中的一種民俗活動留下震撼人心的紀錄。
書中雖然暗蘊著批判帝國殖民統治帶來的影響,但作者更多的是以幽默逗趣的方式描述這一連串的故事,樂觀的態度讓人感受到這種生活一點也不痛苦,對他們來說,金錢的多寡並不能代表什麼,笑聲才是他們最大的財富。

想想現在生活在台灣的菲律賓移工們,他們面對各種艱苦和刁難時,也是彈著把吉他,哼著家鄉的旋律,臉上依舊掛著笑容,希望藉著這種方式可以讓他們減少思鄉之情、舒緩心理上的不悅。實際上不只是菲律賓,現在的台灣有54萬多的東南亞移工,他們背井離鄉,來到台灣這個陌生的國家,努力工作,為自己國家的經濟做貢獻。

這種經歷對國中以前一直跟著父母在中國讀書的我來說也有些感同身受,轉學來到台灣之後,要自學複雜的繁體字、與羅馬拼音截然不同的注音,那段過渡期真的有些難以適應,更何況那些母語和中文毫無關聯的外籍勞工。現在的台灣有機會成為主人,就應該友善地平等對待他們,敞開心胸地去接納包容,互相截長補短,彼此學習,就更能了解各國的風土人情,更能豐富我們現有的文化,讓台灣愈來愈國際化。

卜婁杉在書末問道:「老爸,你明明沒有什麼優點,為什麼卻讓我無比懷念,又無比嚮往?」這句話我想作者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在異國他鄉,儘管遭受著殖民統治的壓迫,但最令他懷念的,還是家中濃濃的親情以及無可取代的笑聲。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領獎方式

陳文成博士紀念獎和優選領獎方式
  7月16日晚上,
  陳文成博士逝世35周年紀念音樂會活動現場頒發。
  活動地點: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卓越堂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

佳作 2000元+獎狀
領獎方式:
1.於陳文成博士逝世35周年追思晚會現場領取。
地點: 台灣大學,陳文成廣場。
時間: 7月2日18:30~21:00
2.陳文成博士逝世35周年紀念音樂會活動現場領取:
請得獎者7月16日18:30到專屬報到台報到,
確認身分,簽領據,領取獎金、獎狀。
當天可由基金會招待參加紀念音樂會。
3.通訊方式領取:
請得獎者於7月18日至7月29日(以郵戳為憑),至活動網站下載領據,
填寫後將領據,
身分證(或學生證)影本與50元郵票(處理郵件成本)一起寄回。
核驗無誤後, 以掛號寄出。
4.至基金會領取:7月18日~7月29日
(星期一~五 10:00~17:00) 至基金會辦公室親領,
須先來電預約時間。
基金會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5巷1號2樓,電話:02-23633703。

參加獎
領獎方式:
1.於陳文成博士逝世35周年追思晚會現場領取。
地點: 台灣大學,陳文成廣場。
時間: 7月2日18:30~21:00
2.陳文成博士逝世35周年紀念音樂會活動現場領取:
請得獎者7月16日18:30到專屬報到台報到,
確認身分,簽領據,領取獎金、獎狀。
當天可由基金會招待參加紀念音樂會。
3.至基金會領取:7月18日~7月29日(星期一~五 10:00~17:00) 至基金會辦公室親領,
須先來電預約時間。
基金會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5巷1號2樓,電話:02-23633703。
4.通訊方式領取:
未能親自領取者,將於 8月將參加獎寄出。

【閱讀台灣 探索自己】得獎名單

(已更新)【閱讀台灣 探索自己】得獎名單如下:

陳文成博士紀念獎:1名,獎金新台幣3萬元,獎狀乙紙
許哲瑋<那些提醒我們記得的時代碎片>

優選:4名,獎金新台幣1萬元,獎狀乙紙
(依姓名排序,不分名次)
1周敦翔<死刑的思考>
2姜伯勳<台灣民主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3陳昱澄<囚海>
4劉子淇<迷霧中的光芒>

佳作:40名,獎金新台幣二千元,獎狀乙紙
(依姓名排序,不分名次)
01-王宮綺<入世>
02-江哲立<賭──找回迷失的世代>
03-吳威廷<三族交織,福爾摩沙,踏足歷史>
04-吳翊瑄<另一種暗影>
05-吳蕙妤<清醒夢>
06-李佳芳<轉動歷史,溫柔定義>
07-李佳薇<讓世界看見台灣>
08-李昆翰<重新看見人民賦權>
09-李禹彤<旅行,追尋妳流亡的身影>
10-林君旆<是誰在沉默呢>
11-林彧安<彩虹>
12-林祐佑<我們那絢爛多彩的福爾摩沙>
13-邱芳薇<我讀灣生>
14-邵于珊<回家>
15-施采妍<Outsider and Insider>
16-柯友恩<麥子入地>
17-洪尉筑<沉默,是成就罪行的惡人>
18-胡建至<那些年,我們灣生的故事>
19-孫楚媛<無所畏>
20-張又方<勇敢心動>
21-張世樺<矇騙下的犧牲者>
22-張丞君<夢想與革命>
23-梁容蓉<當事情回到純粹的原點>
24-莊安鈺<愛,在巴勒斯坦>
25-郭權瑩<究竟是誰的巴勒斯坦?>
26-陳品一<以愛之名>
27-陳奕舒<沉默的遺憾>
28-陳曼寧<諦聽橫越時空的勇氣>
29-陳潔玲<黑心觀光>
30-黃世琪<平凡中的不平凡>
31-黃兆熊<對死刑的審判>
32-黃威懷<再生>
33-黃彥傑<乘載多元記憶的島嶼>
34-黃韻諠<我,與你妳她他>
35-蔡沂育<留走之間>
36-蔡宜樺<自由之花>
37-蔣旻芸<死刑的新面孔>
38-賴亭妤<努力努力的憨人>
39-賴麗珍<她們>
40-鮑慶安<社會的邊緣不是孤島>

參加獎:參加紀念品一份。
未在前列獎項的其餘參加者。

陳文成博士紀念獎和優選領獎方式:
  7月16日晚上,
  陳文成博士逝世35周年紀念音樂會活動現場頒發。
  活動地點: 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卓越堂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

佳作和參加獎的領獎方式,
將於6/15 21:00 公布。
不便之處,尚請包涵。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活動公告

公告:
因行政作業延誤,目前仍在評審階段。
造成大家的等待和困擾,
在此向大家道歉。
將加快速度,儘快完成評審,
預估在 6/15公告,
於7/16 陳文成博士逝世35周年紀念音樂會上頒獎。

屆時將於網頁及臉書粉絲頁上公告並通知每位參賽者。

再次表示歉意。

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活動延長公告

公告:
因行政作業延誤,目前仍在評審階段。
造成大家的等待和困擾,
在此向大家道歉。
將加快速度,儘快完成評審,
預估在 6/15公告,
於7/16 陳文成博士逝世35周年紀念音樂會上頒獎。

屆時將於網頁及臉書粉絲頁上公告並通知每位參賽者。

再次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