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佳作: 姜伯勳 / 台灣民主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台灣民主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台灣的民主,一個長達百年的追求,已經結束了嗎?我想沒有,細數自日治時期台灣的民主運動,六三法的廢除運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也是在日治時期,台灣史上第一個合法政黨「臺灣民眾黨」成立,台灣正一步步的向民主前進,但卻因為受到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的抬頭影響,而逐漸受到打壓,最終失去身影。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在同盟國的安排之下,中華民國接收台灣,開始了對台灣的統治,當時的台灣人是多麼期待擁抱他啊!但是這個新的政府,很快的就讓大家失望憤怒,而這些憤怒經年累月的堆積,終於在「二二八事件」爆發,從單純的私菸查緝事件,演變成全台灣人民的起義。

為了使二二八事件能夠和平落幕,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因而成立,但卻演變成當時台灣政治鬥爭的戰場,這樣子的發展,也埋下了日後清鄉與屠殺的伏筆,更是為了接下來的威權統治提供有利的條件。

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便實施威權統制,此時於清鄉倖免於難的本土菁英,與外省菁英開始試圖在台灣推行民主化,期盼能夠催生一個「自由中國」,自由中國雜誌與中國民主黨便是此思想下的產物,雖遭到政府強力鎮壓,而導致失敗,卻也成為下一階段民主運動的養分。
緊接著,第三波的民主運動拉開序幕,依然以演說與文字作為媒介,向社會大眾倡議民主 ,引來的是政府更加強力的壓制,鄭南榕自焚,陳文成的懸案,以及美麗島事件。民主先進們以流血為代價,為的就是爭求民主。當時的人民並未因政府的鎮壓而退縮放棄。一次次的的打壓,只會使更多民眾同情支持,也因此民主運動的力量開始大於獨裁政府的,在這波浪潮衝擊之下,台灣結束了解嚴,擁抱民主自由。

但台灣追求民主並未於此畫下句點,腳步更沒有解嚴所停下。

即使已經解嚴,但當時政府的民主改革的腳步並沒有。1990年代,爆發的野百合學運,也因此,萬年國大、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都在此終結,第一次總統直選也在1996年舉行,2000年總統選舉進行了第一次政黨輪替,2008年第二次,人人都對台灣的民主讚嘆不已,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台灣的民主政治真的深根了嗎?王子與公主真的從此過的幸福美滿的日子嗎?

從2008年起,台灣的社會風起雲湧,08年的野草莓學運、13年的大埔事件與洪仲丘事件,台灣的公民能量是不斷的累積成長,直到了14年,因為國民黨籍的立委張慶忠只以30秒的時間便宣布尚未有過實質討論審查的兩岸服貿協議完成審查,並送院會備查,這一天是台灣民主的落難日,一個政府竟能無視民意,破壞程序正義,只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卻也是在這一天,有一群熱血的大學生不顧受到法律追訴,衝進了立法院,並開始了長達23天的占領行動,台灣民主有了重生的契機,所有一切只為了民主不遭受任何人的破壞,這次的收穫最大的收穫便是公民意識大規模覺醒,漸漸地有不少人開始關心民主這回事,甚至願意為了這份價值站出來走上街頭,勇敢捍衛自己應有的權利,卻也有一些聲音,指責當時野百合時期的前輩們過於輕率,才導致今天台灣民主政治被威權體制所反噬,我深深不以為然,民主豈是一個世代的事情?看看台灣的民主歷史發展,不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才有今天的台灣嗎?但台灣的民主現在正面臨一個艱困的挑戰,經過這些年,很顯然的台灣民主並沒有因1996年的總統直選而茁壯,更沒有因為兩次的政黨輪替而進一步鞏固,我們為什麼要追求民主?因為有了民主,人民才可以表示自己的意見,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選擇斥己要什麼樣的未來,而不是被決定,卻又毫無反抗之力。

台灣的民主很美,但它就宛如一個新生兒一般脆弱,需要這塊土地的人民一同悉心照料,才能成長茁壯,台灣的民主亦是台灣人最珍貴的資產,也是最令人引以為傲的。

我們生在台灣,長在台灣,為此我們都有守護民主的義務甚至是為其一戰,這些都是身為一個台灣公民應該要承擔的責任。我們一生都要為了民主努力奮鬥更尤其在民主轉型的關鍵時刻,即使狀況凶險,但須謹記「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雙城記)